學習才藝應該以孩子的興趣為優先考量。

更多健康新聞:

研究發現,幼時貧窮的環境造成的慢性壓力將會影響他們的學習能力。實驗當中發現,當追蹤的個案脫離貧困的環境時,其學習表現將會改善。這個例子可以佐證「外在環境給予的刺激會影響學習及表現」。孩子們無法靠自己的力量選擇他們所接觸的環個人信貸境,家長的功能在這裡就非常的重要了!

【華人健康網文/兒科醫師張璽】前陣子新聞上才播出,有議員要求市長背着小學生沈重書包的新聞。不可否認的,現在的小孩子與我小的時候相比,的確感覺到學習的壓力似乎沈重許多。

我個人在選擇小朋友的課外學習上面,有幾點想法與大家分享:

小孩子有時候不見得知道自己真正喜歡的是什麼,所以不要預設立場的嘗試各種學習,家長再仔細觀察來慢慢調整讓孩子長期學習的項目。像很有名的網球選手錦織圭,並不是從小只學習網球而已,而是經歷過多樣的學習:三歲開始學習網球,同時學習游泳,但是五歲時學踢足球、七歲接觸棒球,都覺得很喜歡。一直到十二歲時才確定他將來想要以網球為終身發展的項目,也因為幼時接觸過這種運動,無形中加強了身體的協調性。因此小朋友若是一下子想學這個、一下子又想學那個,先別急著責難他們沒耐性,他們也在摸索着自己真正的興趣和喜好。

孩子學習才藝,家長應該陪伴他一起成長。

2.多方嘗試:

在日本,學習才藝的目的不僅僅在於技能的獲得,而是藉由學習的過程中鍛煉個人的「気質」,翻譯成中文的話,意思是指「性格、特性」,類似我們的教養與人格特質。例如運動類的訓練學習可以養成耐力與毅力,日本家長們普遍認為,比起單純的智能,擁有樂觀的態度、面對挫折的能力、有耐心與毅力才是能在任何領域都成功的重要條件。這些特質的養成,大多靠的是後天環境的影響。

1.小朋友感興趣的:

孩子要學才藝嗎?兒科醫師6個建議

4.適當的休息:

孟母三遷有其理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華人健康網》。

先天(遺傳)的影響有限,而後天(環境)造成的影響更甚之,這樣的概念已經有研究佐證。2009年康乃爾大學在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PNAS)上發表一篇“Childhood poverty, chronic stress, and adult working memory”。

3.10歲左右自我意識開始增強:

10歲以上的孩子,開始慢慢可以知道自己的喜好是什麼,所以這個年齡可以逐漸不再東試一下西試一下,慢慢地定下來學習孩子真正感興趣的項目。

內容來債務協商自YAHOO新聞

再怎麼精力充沛的孩子,也不可能一個禮拜七天都在學習。適當的休息才能讓孩子在學習上更專注。差不多一個禮拜安排四天的課外學習就已非常充足。

現在孩子的學習負擔比以往沉重。

5.指導者的選擇:

家長們在選擇指導者的時候,要清楚知道給小朋友學習這些的真正目的。如果只是為了獲得獎杯、累積獎章的話,養成只求勝利不求手段的個性反倒是害了孩子。所以在選貸款擇師資上面,家長也要充分的與指導者溝通彼此的理念。

6.家長本身的角色:

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家長不僅僅只是一個提供者,陪伴著孩子一起成長,擁有這些無可替代的珍貴的回憶,對雙方都是同等重要的。

最後,我自己本身既不是跆拳道高手,也不會彈奏任何樂器,畫出來的畫也沒有任何藝廊願意接收,連高爾夫球也還僅止於追求杆數破百而已。但是每當我感受到壓力,想要紓解一下的時候,去練習場揮個幾杆就成了我最重要的舒壓管道之一。即使從小到大父母栽培我學習各種才藝似乎沒有替我贏得任何的獎杯,我還是很高興經過這些學習,讓我找到可以舒解生活壓力的重要興趣。

雖然我國小四年級就去日本留學,在那之前我是在花蓮長大的,有印象以來,幼時在台灣的時候,家裡只有安排我去學過音樂、繪畫、跆拳道和游泳。到了日本之後,同學們最多人學習的才藝是游泳和鋼琴。後來去新加坡念國際學校high school時接觸到高爾夫球,就愛上了它。最近,我自己的小朋友也進入幼兒園,除了日常學校的安排之外,也開始思考是否要安排一些額外的學習。

每週1位兒童受虐致死逾6成未滿6歲

智慧型手機世代孩子怎麼養?兒科醫師破解

動力佳,可以有好的循環。若是小朋友表示毫無興趣,也先別急著罵他。先理解小朋友排斥的理由,有時候可能是其他的原因,例如跟同學相處不來等等。千萬不要將自己的理想強壓在孩子身上。



新聞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孩子要學才藝嗎-兒科醫師6個建議-080410085.html


D50449CE07245EBD
arrow
arrow

    p31ht3dtn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